泰國亂局是今年上半年最矚目的國際事件之一。5月7日,隨著泰國憲法法院一紙判決,美女總理英拉潸然淚下成為這場“司法政變”最讓世人銘記的一刻。 5月22日,泰國軍方宣佈政變,民主又一次終結於槍炮與長劍。
  算起來,泰國是亞洲較早引入西式民主的國家,1932年泰國就實行君主立憲制。80多年來,泰國大大小小發生過近20次軍事政變,西式民主在泰國走過了一個個輪迴,於家、於國、於民都是一次次輪迴殤痛。
  自2006年他信因政變下臺以來,“泰式民主”發展更是慘烈,泰國一次次陷入循環往複你上臺、我示威的政治怪圈,“司法政變”次第上演,軍事政變“一錘定音”。
  泰式民主充滿了血和淚。8年來,“紅衫軍”“黃衫軍”你方唱罷我登場,封機場、占國會、燒商場,死傷慘烈。無論是“紅衫軍”還是“黃衫軍”,無論是執政黨還是反對黨,無論是選委會還是三大法院,時常掛在嘴邊的都是一句“為了民主”,甚至連發動政變的軍隊,也宣稱為了“推進泰國的民主”。但沒有人在乎的是,人民為此付出的生命代價:2010年“紅衫軍”示威之時,軍警武力清場造成200多人死亡,近2000人受傷;過去半年裡,街頭暴力和衝突致死28人,更多人受傷。
  生命無價是一個朴素的真理。西式民主再好,也不能以生命為代價。
  英拉的淚,民眾的血,映射出泰國的國家之殤、族群分割、階層對立之殤。對於泰國亂局,專家學者們分析其成因的文章汗牛充棟,但總歸一點是:西式民主到泰國雖已80多年,歷經數代,但依然水土不服,“泰式民主”依然處於“失序”“不完整”狀態。
  我們絲毫不想貶低西式民主的地位與歷史成就,因為她畢竟是人類文明成果的一部分。問題是,西式民主僅僅是人類社會制度的模式之一,世界上還有其他平行的、適合本國的制度模式,這恰恰體現了人類文明的多樣、文化的多元。
  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是枳”,西式民主在歐美成功不代表在別處就一定能成功,正如水稻在西班牙長得好就想當然可以移植到比利牛斯山以北的西歐大平原一樣。然而,西方總是有一些人有著根深蒂固的執著:要把西式民主推廣到全球每個角落。
  錶面上,他們是打著“為了全人類福祉”的幌子,但其本質思維還是幾個世紀之前的“十字軍東征”,亦或是虛擬武俠小說里“東方不敗一統江湖”,徒為人們茶餘飯後之笑耳,當不得真。
  世界是豐富多樣的,文明文化是多姿多樣的。西方人認為天經地義之事,換個地方會成笑談;同理,泰國人認為天經地義的事情,西方人會認為不可理喻。這就是我們這個藍色星球的本真,無論你看到還是有意無視,現實就在那裡。
  人類的共同心愿是和平、穩定、自由、幸福,條條大路通羅馬,民主不過是實現此目標的手段之一,是推進社會進步的驅動輪中一個。泰國的血與淚,恰恰折射出西式民主在發展中世界推廣的尷尬。
  其一、西式民主不一定給發展中世界能帶來和平與穩定。
  從中南半島到黑海之濱,從非洲大陸到波斯灣,西式民主並沒有帶來橄欖枝。拿2010年之後中東北非劇變來說,西方曾一度認為這是西式民主將在中東傳播開來的“阿拉伯之春”,為此不惜在利比亞動武,但結果再度證明這不過是西方的一廂情願。人們看到,埃及政局大起大落,軍方再次掌握政權,利比亞政府癱瘓,國家走向索馬裡化,敘利亞內戰不斷死傷慘重,只剩下突尼斯情況稍好。
  然而,令人齒冷的是,西方世界對“推廣民主”道路上民眾的鮮血與眼淚從來是視而不見,泰國如此、伊拉克如此、烏克蘭亦是如此。
  其二、西式民主不一定能給發展中世界帶來政治清明和社會和諧。
  除了泰國外,英國《經濟學家》雜誌不久前刊文曆數南非、土耳其、孟加拉等諸多引入西式民主的國家,坦誠一些黨派越來越“自私自利”,有的“正墮入腐敗與專制的深淵”,有的陷入抵制大選、拒絕接受選舉結果的怪圈。
  印度被西方稱為“世界上最大民主國家”,實行的是“正宗”西方民主,直接傳承於英國議會制度,被標榜其為“樣板”,但其“敗筆”連西方媒體也不諱言:政治犯罪化、議會議政能力下降、中央政府決策能力弱化、政治對經濟發展構成障礙。由於金錢和暴力操控政治,許多政黨的候選人中充斥著刑事犯罪分子。統計顯示,印度中央和地方兩級議會的議員中,約有三分之一涉及刑事犯罪。
  其三、西方民主不一定能給發展世界帶來社會進步與經濟的快速發展。
  放眼全球,西式民主不是助推經濟的“萬靈藥”,從廣袤的拉美到肥沃的非洲,從加勒比到東南亞,莫不同此理。
  還拿印度為例子,世界銀行不久前曾提供一份意味深長的對比數字:1980年,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是1896億美元,而中國是1894億美元;印度人均國民收入為270美元,而中國為220美元;兩個數字印度均領先。但30多年後,在2012年,中國的GDP是8.23萬億美元,大約是印度1.84萬億美元的4.5倍;中國的人均國民收入是5720美元,是印度1580美元的3.6倍。
  令人莞爾的是,儘管西方一些勢力不遺餘力對外鼓吹西式民主,但西式民主在西方都在褪色,日暮已現。
  德國《世界報》網站去年刊文指出,西式民主的弱點和缺陷可以列出一張很長的單子:持反對意見的人阻撓乃至勒索、無法管理,國家債臺高築,政黨分崩離析、政府分崩離析、國家分崩離析的可能性也不再能排除……
  對於西式民主最大的“佈道者”美國來說,《世界報》把其診斷為“帝國過度擴張”,而英國《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讓世人看清其真面目:民主不過是美帝國主義的遮羞布。
  西方民眾對西式民主越來越厭倦了。政黨是西式民主的基礎,但發達國家裡人們參加政黨的熱情持續下降:僅僅1%的英國人現在參加政黨,而1950年的數字是20%。2012年針對7個歐洲國家的調查顯示,逾半數選民“根本不信任政府”。
  法國政治思想家托克維爾指出,本土的民主常常是最好的民主形式。推而廣之,無論是泰國、印度還是其他發展中國家,發展永遠是硬道理,但如何發展,如何管理社會,不應是單項選擇。“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一國的政治模式,符合自己國情的才是最好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qzxipcwehuh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